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10篇
  免费   49篇
  国内免费   65篇
系统科学   43篇
丛书文集   48篇
教育与普及   6篇
理论与方法论   1篇
现状及发展   31篇
综合类   1492篇
自然研究   3篇
  2024年   2篇
  2023年   4篇
  2022年   16篇
  2021年   11篇
  2020年   27篇
  2019年   17篇
  2018年   16篇
  2017年   21篇
  2016年   18篇
  2015年   27篇
  2014年   54篇
  2013年   51篇
  2012年   75篇
  2011年   67篇
  2010年   52篇
  2009年   68篇
  2008年   72篇
  2007年   102篇
  2006年   93篇
  2005年   72篇
  2004年   69篇
  2003年   75篇
  2002年   74篇
  2001年   61篇
  2000年   63篇
  1999年   47篇
  1998年   52篇
  1997年   40篇
  1996年   40篇
  1995年   34篇
  1994年   40篇
  1993年   45篇
  1992年   19篇
  1991年   30篇
  1990年   16篇
  1989年   18篇
  1988年   19篇
  1987年   8篇
  1986年   4篇
  1985年   4篇
  198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4 毫秒
71.
【目的】探究环境资源异质性对竹子无性繁殖特性的生态影响,了解竹子在自然生境中复杂生态行为的形成机制。【方法】设置竹苗密度、光照、施肥、水分等几种关键生态因子的不同处理,比较不同处理条件下美丽箬竹(Indocalamus decorus Q.H.Dai)盆栽苗地下茎侧芽萌发及生物量分配差异,分析美丽箬竹对各生态因子的生理生态响应情况。【结果】竹苗密度适宜,有利于地下茎侧芽萌发,随着竹苗密度增大,美丽箬竹总生物量有逐渐减小趋势; 自然光照条件下地下茎侧芽萌发数量最多,遮阴程度越大,侧芽萌发数量越少,其总生物量及各部分生物量总体随遮阴程度加大而逐渐减小; 施肥有利于促进地下茎侧芽萌发,且适量施肥的促进作用比较明显,竹苗生物量则以基质与有机肥质量比8:1的处理为最高; 隔3 d定量浇水1次或隔9 d浇水1次均不利于地下茎侧芽萌发,各处理下总生物量相互间差异不明显。各处理竹苗发笋、发鞭数量与生物量分配有一定的相关性。【结论】采用自然光照、竹苗密度6株/盆、基质与有机肥质量比8:1、隔6 d定量浇水1次时,2年生竹苗地下茎侧芽的萌发效果好; 经不同生态因子处理,美丽箬竹生物量表现出不同植物资源分配策略,即合理的密度处理下美丽箬竹竹根生物量分配最多,适宜的光照处理下竹叶生物量分配最多,适量的施肥处理下竹鞭生物量分配最多,适量的水分处理下竹根生物量分配最多。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支持了植物资源最优分配假说。  相似文献   
72.
为揭示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 以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天然林和不同林龄人工林为研究对象, 采用野外调查和分子生物学相结合的方法, 鉴定并分析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和功能群特征。在呼伦贝尔沙地樟子松根尖样品中共获得520个真菌 OTUs, 隶属于5门87科197属, 其中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和子囊菌门(Ascomycota)的相对丰度较高, 分别为54.98%和39.27%。天然林优势菌属 为 双 子 担 子 菌 属 (Geminibasidium) 、 红 菇 属 (Russula) 和 Phialocephala, 人 工 林 优 势 菌 属 为 乳 牛 肝 菌 属(Suillus)、Phialocephala 和口蘑属(Tricholoma), 其余菌属的相对丰度随林龄的变化波动较大。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随林龄增长均呈降低趋势, 成熟林根内真菌α多样性指数显著低于沙地樟子松近熟林、中龄林和天然林(P<0.05)。沙地樟子松天然林与人工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变异性较小。其中, 天然林与成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差异较大, 与近熟林根内真菌群落结构最接近。共生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而逐渐增大, 腐生营养型和病理营养型真菌比例随林龄增长逐渐减小; 天然林与近熟林共生营养型真菌的占比较为接近, 腐生营养型真菌在天然林中占比较大。沙地樟子松根内真菌群落结构复杂, 物种丰富多样, 外生菌根真菌和未定义腐生菌为主要功能类群, 部分真菌在不同林分的生态策略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73.
【目的】森林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林火干扰是全球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的关键驱动因子,影响植被结构变化及森林演替方向,从而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碳周转产生重要作用,进而影响森林碳循环与碳平衡。笔者定量研究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密度及其活性有机碳的影响,科学阐明林火干扰对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影响机制,为火烧迹地恢复与森林碳减排增汇提供参考。【方法】以广东省佛冈马尾松林为研究对象,采用相邻样地比较法、化学分析法,在森林生态系统水平上,定量测定不同林火干扰强度对土壤有机碳密度、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细根生物量的影响,对林火干扰后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变化进行定量研究,探讨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以及活性有机碳的影响机制,深入分析森林生态系统土壤有机碳的循环与分配过程。【结果】林火干扰对马尾松林的土壤有机碳密度、活性有机碳含量和细根生物量均有影响,不同林火干扰强度下土壤有机碳密度与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变化趋势均表现为对照>轻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重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对土壤有机碳密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则显著降低土壤有机碳密度(P<0.05)。林火干扰的马尾松林土壤细根生物量均低于对照样地,变化趋势为重度林火干扰>中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轻度林火干扰只显著降低土壤表层细根生物量(P<0.05),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细根生物量(P<0.05)。【结论】林火干扰减小了土壤有机碳密度,减少幅度随土壤剖面深度增加而逐渐变小。轻度林火干扰仅显著降低了表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而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显著降低了土壤表层和浅层土壤有机碳密度,进而导致土壤有机碳密度显著变化。林火干扰对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产生了影响。林火干扰后马尾松林4种土壤活性有机碳含量均呈下降趋势,但仅中度和重度林火干扰差异显著。活性有机碳含量各组分随林火干扰强度增加沿土壤剖面递减的幅度呈现一定差异,重度林火干扰后的递减趋势最强。此外,林火干扰还降低了马尾松林土壤细根生物量。  相似文献   
74.
植物硝酸盐转运蛋白(NRT)不仅参与硝态氮的吸收及运转,还通过介导激素转运、信号传递,或直接作为其他离子转运子参与植物根系生长发育及其他矿质离子的吸收运转等过程,并影响植物在这些离子胁迫下的耐受表现。部分NRT可能在植物养分综合利用及抗性培育中同时具有重要作用。该文从根系发育及非生物胁迫两方面综述了NRT的最新研究进展,总结了其可能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75.
通过对重庆南川木香主产区内根腐病的调查,结合不同环境条件进行分析,初步得出木香根腐病的发生与海拔高度、地势高低、土壤类型、耕作制度及管理水平等密切相关.在土壤含水量高、排水不畅的粘土地块,根腐病发生严重.特别是连作田,随着连作时间的延长,病害发生加重.此外,根据发病率、病情指数与木香产量损失率之间的关系研究发现,移栽的第2年(3年生)根腐病发病明显,建议此时进行综合防治以减少木香产量的损失.  相似文献   
76.
吲哚美辛能显著促进绿豆下胚轴生根,增加根数和根干重,最适作用浓度为300mg·L~(-1)。  相似文献   
77.
Ribosome-like particles have been found in the proplastids in young cotyledon cells of lotus (Nelumbo nucifera Gaertn L.) Following the development of young embryo, some lamellar structures and tubular complex occurred in the plastids in young cotyledon cells, and some ribosomlike particles appeared in the loose region of these membrane system and stroma. About 15–20 d after fertilization, with the further development of plastid, a large number of starch and DNA were synthesized in the plastids, and the plastids contained abundant and clear morphologically ribosomes, some of which presented spiral structure. About 16–18 d after fertilization, amyloplasts were isolated and purified from cotyledon of lotus, and ribosomes bands were obtained by use of sucrose density gradient centrifugation of ribosomes isolated from amyloplasts. RNA and protein contents of ribosomes have also been determined.  相似文献   
78.
真菌诱导物对丹参毛状根氧化酶活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一种广谱病原真菌-大丽轮枝菌的菌丝体中制备激发子,用该激发子和商品生物制剂-酵母提取物分别诱导对数生长期的丹参毛状根,发现丹参毛状根过氧化物酶(POD),过氧化氢酶(CAT)和多酚氧化酶(PPO)活性在诱导后均显著增加,三种酶的活性并随诱导时间和诱导剂的浓度的增加而改变,大丽轮枝菌激发子的作用强于酵母提取物,表现为诱导酶活性峰值较高和峰值时间提前。  相似文献   
79.
关于三次方程实根的几个结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给出三次函数f(x)=x^3 ax^2 bx c的几个性质,由此推得三次方程x^3 ax^2 bx c=0实根的几个结论。  相似文献   
80.
设奇数q≥3存在原根,本文利用Kloosterman和估计研究了模q原根中LehmrDH数的一种分布性质,并给出了珍肯趣的分布式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